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研究发现:多数强震后滑坡活动性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

研究发现:多数强震后滑坡活动性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

时间:2024-05-05 08:52:04 来源:兴皓娱乐网 作者:综合 阅读:711次

  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多久能恢复到震前水平?强震对山区地貌演化会有怎样影响?中外科学家经过长达十年研究,研究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发现答案:大部分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强震为造山运动。多数动性到震

  这一研究成果《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链效应:规律、强震前水机制与影响》,后滑恢复近日在地学领域权威期刊《地球物理学评论》上发表,坡活平研究团队由来自中国、年内德国、研究美国、发现荷兰、多数动性到震英国、强震前水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后滑恢复17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

  论文第一作者、坡活平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范宣梅介绍说,年内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研究该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外同行一起开展了大量同震和震后地质灾害链形成演化机制与模拟预测研究。不仅追踪了汶川震后10年地质灾害链的时空演化规律,而且对比分析了包括2015年尼泊尔地震等全球范围内的十余次强震事件,提出强震地质灾害链效应的预测评价理论与方法。

  据悉,这篇论文总结了强震地质灾害链最新研究进展。科研人员还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多次地震震后滑坡演化数据分析,揭示了大部分强震后滑坡活动性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恢复时间长短主要受降雨量、植被重新覆盖率等因素控制。

  “像是汶川地震,震后短期内滑坡活动性激增到震前的120倍,在震后3年内快速衰减,在震后10年内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范宣梅说,这一衰减速率比我们震后初期预测的快得多。

  此外,科研人员通过对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全球范围内10次逆冲断层诱发的强震物质平衡进行分析后发现,构造抬升量都远大于滑坡方量,证实了“强震为造山运动”,驳斥了部分学者“汶川地震是剥蚀运动而非造山运动”的观点。

  范宣梅说,通过对汶川地震震后物质运移规律的研究发现,震后10年被搬运到主河道的物质仅为同震滑坡物质总量的5%,其中多数以坡面泥石流和沟道泥石流的方式被运移。“换言之,绝大部分同震滑坡物质仍停留在山区内,并逐渐稳定变成地貌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葉士域治 對 哈特斯菲爾德
  • Chaos——社区成员Thomas最新采访
  • 七彩虹自然水疗:婴儿游泳馆未来发展趋势论坛(绍兴站)成功举办
  • 今金贷严守信批指引 完善平台信息披露
  • 中美AI的破冰时刻
  • OOE全球首个绿色低碳经济应用的区块链
  • Facebook股价成导火索,科技股十年牛市到头了?
  • 在诗和远方的尽头,福星居公寓等君来鉴
推荐内容
  • 滕哈赫:对B费很满意 他以身作则并用进球帮助球队
  • 网店怎样装修才能吸引买家---开店之星教你设计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 龙潭:与绿色同行
  • “2017年度中国压缩机十大品牌总评榜”荣耀揭晓
  • 名宿:弗里克可以接任一年 然后拜仁尝试去签克洛普
  • 南洋理工大学研发出微型激光雷达,成本只有现在的1 200